涵容動態 NEWS
              您現在所在的位置: 首頁 > 心理培訓 > 涵容動態
              親密關系里,你存在情緒表達的問題嗎?
              Post2022.06.02 Read434

              在生活中,你也許經歷過這樣的情況: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事情惹到了伴侶,對方一臉的不開心,當你好心詢問ta發生了什么事情時,得到的回復卻是“沒什么“。假如你繼續指出ta的情緒“我覺得你有些不開心”后,ta就會更加激烈地否認:“我哪有!”。


              這樣的情緒表達方式不僅會讓一方感到被拒絕,還不利于兩個人問題的解決。那為什么有很多人都會像上面的例子里提到的一樣,明明有情緒卻不愿意講出來呢?


              心理學家將類似的現象稱之為情緒表達沖突,即一個人因某種原因不知道如何表達情緒或害怕表達情緒的過程。


              一你有情緒表達沖突問題嗎?


              心理學家將情緒表達沖突分為三種類型(King & Emmons, 1990):


              第一種類型是,有表達的欲望但努力克制自己不要表達。


              這種類型的情緒表達沖突在我們中國人里最為常見。


              一方面我們的文化很少鼓勵去表達,常常推崇“喜怒不形于色”,因而我們習慣于隱忍,把情緒和情感埋藏在心里,尤其是不好的情緒,更不愿意表達出來,這就有了一種無形的壓抑和克制。


              另一方面,我們擔心把真實的情緒和想法說出來會產生不好的結果(Chen等, 2010)。例如,很多男性會認為如果表達對妻子的不滿,就會引起妻子更激烈的憤怒反應,與其這樣不如忍著,直到忍無可忍為止。


              第二種類型是,表達出來的不是自己真正的情緒或狀態。


              這類型的情緒表達沖突常常是言語表達能力不足或缺乏表達技巧導致的。我以前就接觸過這類情況的朋友,他們在表達自己的內心狀態時總是有種“茶壺里煮餃子倒不出”的感覺,有時是支支吾吾說不清楚,有時干脆歪曲了自己的意思,不僅說不中要點,還導致了別人的誤解。


              當你想說,但總是說不出或者說不準確時,你一面感受到內心翻涌的情緒,另一方面又因為說不出來而焦急,這種沖突令人倍感難受,久而久之,表達的欲望也就消失了。


              第三種類型是,表達了出來但卻感到了后悔。


              不知你有沒有類似的體驗,當你興致勃勃地跟自己的戀人吐槽了自己家里的情況,還把對自己父母的不滿通通說了出來,你確實感到了傾訴的快感,但說完后,立馬又陷入了擔憂中:“哎呀,我連這些都跟他說了,他會不會認為我家有問題或者就因此討厭我的家里人呢?”。


              這種表達完卻又擔心會在將來產生不好的后果時,就會出現這類型的情緒表達沖突。


              相同的情況還包括表達以后確實產生了不好的后果。比如,你一時興起把自己的內心感受告訴了對方,結果對方轉頭就告訴了其他人,讓你產生了一種被利用的感覺或者覺得自己找錯了傾訴對象,由此產生后悔情緒。


              二親密關系中情緒表達沖突有哪些危害?


              由于婚姻關系中伴侶的親密程度高、維系感情的動機強,所以在情緒表達時可能感受到更大的壓力,會制約雙方的情緒表達,出現情緒表達沖突(King & Emmons, 1990)。


              嚴重的情緒表達沖突不僅會影響自身的身心健康、社會適應能力,也會影響伴侶的身心健康。研究發現,伴侶的情緒表達沖突越強烈,你的身體健康狀況就越差、消極情緒越多,你們的婚姻關系越差勁,幸福感也越低(陳麗 & 劉毅, 2012)。


              心理研究者Pennebaker認為,缺乏情緒表達不一定不健康,當不表達的同時又有著表達的欲望,才可能導致身心損害(Pennebaker & James, 1985)。


              這位研究者是什么意思呢?當情緒表達的少主要是因為沒有表達的欲望時,其負面影響就會小很多(Friedman& Booth-Kewley, 1987)。比如,一對很多年的夫妻,他們之間有很深的默契,彼此都很容易發現并理解對方的情緒,這時候他們表達情緒的欲望就會少很多,這種情況下,缺乏表達并沒什么危害。


              因而,我們最需要注意的是表達欲望被阻礙的情況。


              三如何降低情緒表達沖突?

              01 更新老觀念


              我們中國人總是覺得要多做事少說話,要隱忍克制,這種老觀念是需要更新的。事實上,研究發現,個體越認為情緒表達是消極的,情緒表達沖突就越高(陳麗 & 劉毅, 2012)。我們要知道,情緒不是脆弱的表現,而只是我們當下對待事物的感受,不否認才能更好地消化它。


              02 提高自尊水平


              自我評價越低的人,自我保護傾向越強,他們在情緒表達時就容易過度擔憂,從而不愿意進行表達。并且他們在感情中的安全感更低,更關注婚姻關系中可能出現的問題(梁亮&吳明證, 2009)。因而,有必要正確的認識自己,提升自我價值,先讓自我感覺好起來。


              03 增強對伴侶情緒的容忍度


              在親密關系中,很多人都會期待對方是一個堅強的、情緒穩定的、性格溫順的伴侶,最好能在任何時候保持冷靜。然而,這大概只是一個美好的愿望罷了,每個人都是情感的動物,包括你的伴侶,在任何時刻都可能被情緒占領。


              假如我們總是用“不允許對方有情緒”的態度對待ta,很容易導致對方過度壓抑自己的情緒表達,從而產生沖突,最終影響你們的關系。


              04 鼓勵男性表達


              研究發現,中國男性的情緒表達沖突高于女性。原因可能是我們中國文化更支持女性情緒表達,而不支持男性情緒表達,這使得男性不得不壓抑表達的需要(梁亮&吳明證, 2009)。


              事實上,這也是性別標簽的產物,如果一個男性喜歡表達自己的情緒和情感,八成會被人稱之為“婦女之友”,甚至被稱為“娘炮”,這種角色刻板印象給男性的表達帶來了很大的壓力。因而,打破這種舊有的要求,鼓勵男性去表達,也許對改善親密關系會有很大的幫助。